《笔记的方法》简单总结

应用篇:如何用笔记,增援未来的自己

1、处理问题时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在于精心预处理过的笔记,这类笔记“增援”我们的方式有如下几种:

  • 想法:想法就像洗净切好的食材,而写文章则像烹饪菜肴。食材准备好了,我做菜就能轻松很多,而不是等油热了才发现菜还没洗
  • 线索:面对问题时笔记提示的不同的解决思路提来供探索的途径
  • 依据:笔记提供有关事实层面的信息来为决策或行动提供支撑

记录篇:如何记笔记,做好知识预处理

1、信息预处理的方法之:用自己的话记笔记(增加笔记的存储难度)

  • 记笔记不要照搬,而要加入自己的想法,这么做就好像“让信息在你的大脑里刮一道”。如果用费曼学习法来做比方,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就好像是把知识讲给未来的自己听(参考必要难度内化知识]必要难度内化知识
  • 通过写作(自己的话)来倒逼自己思考。先思考,再记忆,而不是先记忆,有时间再思考。有时间再思考往往约等于不思考
  • 能想到多少就是多少,不要完美主义
2、三种“触动时刻”:灵感,有用信息(很具体,又能马上拿来用),美好的时刻

3、有启发的内容:某个精彩观点、作者的某段绝妙论述、朋友的某个独特见闻,等等

4、进行自我提问:目的是为了把有价值的信息辨识出来、逼问出来、萃取出来

  • 现在记得笔记将来能用在哪?
  • 自己是否见过或写过和当前笔记类似的笔记?
  • 这个观点和传统的有什么不同?
  • 我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疑问?
  • 这个方法适用什么场景?又不适用于什么场景?
5、通过逆向思考和好奇心来记录反直觉信息
  • 逆向思考:视角转换,等价于增加 80 点智(图灵奖得主艾伦·凯);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,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。
  • 好奇心:面对一些问题和观点需要抛开已有观念,保持开放心态不断挖掘
6、记录让自己情绪波动的事(略)

7、记录实战经验:让看不见的成长变得可视化
  • 《徒手攀岩》的主人公亚历克斯·霍诺尔德(Alex Honnold):大多数人不知道 Alex 之所以能够在没有任何工具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爬上酋长岩,是因为攀岩笔记。每次练习攀岩回来,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记攀岩笔记
  • 如实记录,特别是错误决策。不要只是选择性记录与原有认知一致或正面/成功的事实
  • 尽量详尽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
8、精炼核心内容
  • 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:树状;因果解释;描述;时间线;论点/案例;内容结构;故事;流程与顺序;关系
  • 反复删减,减少冗余
  • 反复整理,避免臃肿:重复信息做删减,同类信息做归纳,因果信息分清现象和本质
9、标签与分类
  • IAPR 法:Inbox(存放所有临时性的、还未消化的内容),Area(自己的专业领域),Project(有明确起止时间和目标的事情),Resource(自己持续感兴趣但非专业领域的知识)
  • 好的分类法:1)为我所用:主观而非机械,随着知识的增长会自下而上生长出知识网络;2)维护知识网络:制定标签说明书,设置不用立即完成内容精准分类的“缓冲区”,对不同标签进行删除/新增/寻找联系
10、回顾持续刺激:回顾笔记是一次机会而非任务,带着新问题/经验/认知开启新一轮思考
  • 对抗遗忘曲线
  • 推动知识内化(去肥增瘦,知识结构不断优化;发展新知,知识连接不断增加)
  • 影响现实,把笔记里的知识用起来(高频回顾一些笔记并据此行动,用实际行动解决具体问题)
  • 投入固定时间
1)每次记录时回顾同类标签对应的内容(熟悉上下文),再开始新的记录
2)每日回顾或隔日回顾(持续)
3)以周或月为单位回顾(发现笔记间的联系)
  • 同步思考
1)条笔记和我最近遇到的什么问题有关
2)关于这条笔记,我可以补充什么新实践或新思考?
3)这条笔记和其他哪条笔记有关系? 
4)找到信息增量(思考来自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,比如异同、变化、冲突、呼应、互补、联动)
  • 保持与过往笔记间的互动(增加、删除、改写)

搜集篇:如何做筛选,获取高质量信息

1、搜寻信息前首先审视信息和自己之间的关系
  • 避免信息成瘾
  • 逃离信息茧房
2、获取优质信息的原则
  • 不必成为全能专家
  • 以具体问题为牵引
  • 主动监控,保持质疑
3、何寻找优质信息源
  • 做减法:削减利用你情绪的信息源;削减让自己过于舒适的信息源;削减缺乏具体事实的信息源(是否包含作者具体且长期的实践且判断是基于上述实践)
  • 做加法:增加书本之外的优质信息源(把他人作为信源,听实践者言;把自己作为方法,下场去实践)
  • 做乘法:用多重视角看待信息(考察概念,寻找可迁移的范式&提高抽象能力,顺藤摸瓜)

心法篇:以我为主,持续不断

1、以我为主,审视知识
  • 生有涯,知无涯:“多多益善”是积累知识时要摒弃的首要误区
  • 知识虽好,莫要错配:不要因为看上去酷炫,就去盲目学习;不要因为别人都说好,就去盲目学习;要始终聚焦于自己的现实问题和需求,以此为导向审视知识
  • 知行合一,高效学习:大量的亲身实践获得反馈,然后让反馈与理论知识相互补充验证
2、持续不断(打造持续不断的系统的要素)
  • 控制主观意愿,让自己愿意坚持(培养欲望的小火苗而非脉冲式欲望发展兴趣并积累相关知识)
  • 设计客观环境,让自己容易坚持(制造良性压力
  • 根据价值观管理时间,让自己能够坚持(把自由时间以三十分钟或者一小时为单位划分为一块一块当做筹码,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下注;如果我知道你如何度过你的时间,那么我就知道你会变成什么样子——歌德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Reasonable Faith:Chap1 How Do I Know Christianity Is True?

APRE训练计划